金融资本如何助攻生物医疗产业?这场研讨会给出解决方案
每经记者:张祎 每经编辑:马子卿
面对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政府有哪些相关金融支持政策?产业基金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日前,“金融助企暖春——生物医疗产业的沉淀与焕新”研讨会在成都医学城举行。会上,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以及众多金融机构代表面对面,围绕金融支持、保障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金融机构代表参观走访 每经记者 张祎 摄
本次活动作为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蜀融汇”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产业行”首站,由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医学城管委会指导,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联合成都中城九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海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2022年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高端医疗、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集中集聚,形成一批“三医 ”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显示度的“三医 ”生物经济核心区。其中,率先在全国提出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发展理念的温江区被列入重点区域之一。
“目前,我区已建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投资母子基金共计13只,包括2只母基金、11只子基金,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累计投资项目71个,对外投资额合计约48亿元。”温江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靖知在介绍温江区产业基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运作情况时表示,政府将以最大的力度支持产业建设,助力研发更多新药,助力搭建生物医药政银企常态化沟通平台,引导优质金融资源加快向“三医创新中心”这样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动。
研讨会上,市经信局产业金融处有关同志系统分享了成都市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支持方式、产融服务模式,并详细讲解了《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据介绍,成都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在产业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22年底,成都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幅超49%,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7%;从上市企业情况看,2022年末,成都市辖区内境内外上市公司共计142家,其中医药健康产业上市企业15家,市值占全市A股上市企业市值比重约9.4%。
作为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成都知易融平台也在以知识产权投融资“超市”的模式,着力为高新技术孵化型企业打造全链式知识产权融资服务。成都知易融业务发展部副部长粟海在研讨会上介绍,该平台被纳入了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截至2022年底,已服务1646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融资业务278笔,累计融资金额13.02亿元,有效推动“知本”化为“资本”。
此外,温江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光华开源以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成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研讨会上分别介绍了适用于生物医药企业的相关金融产品,并在随后的产业对接座谈会上根据各企业核心技术和融资需求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融资解决方案。
“我们将精准聚焦高质量产业集群,继续搭建更多的对接平台。”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秘书长黄学渊表示,今年学会还将举办更多的“产业行”活动,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 一周未来商业丨瑞幸全年利润首次扭亏为盈;中通回应美国做空机构报告;Keep确定加码线下
- 科创板跟投2023年2月报告:券商跟投浮亏比例创去年8月以来新低,中信建投、中信证券跟投浮盈超10亿
- 世卫更新流感疫苗组份!“甲流”感染为何突然增多?专家透露有几大原因
- 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建议在实际风险可控范围内将民营房企列入白名单
- 怎样合理有效应对“提前还贷潮”?
- ETF突发 | 多只云计算ETF跌超2%
- 8800亿中国海油触及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股民:留下了没格局的眼泪
- 诺基亚近60年来第一次更换Logo:标志性蓝色消失!网友:感觉支离破碎……
- 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尚处起步阶段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难在哪里?
- 两个欧洲国家“变卦”,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豹2”